电池扣的设计标准1、尽量选用中间有接触凸筋或较窄的电池connector,保证connector弹片倾斜也不会接
2.电池的超声线尺寸底部宽0.40mm,高0.40mm,前后壳间隙为0.10mm,超声线熔掉0.30mm保证前后壳的结合强度
3.电池同后壳的定位要用电池外壳来定位,尽量不要用电池内壳定位,因为超声定位有误差
4.电池的卡扣要设在电池的接触片附近来防止电池变形过大
5.电池后面的三个爪勾,中间的控制左右摆动,两边的控制上下摆动。两边的定上下,间隙0中间的控制左右,间隙0.05
6.电池两边要加取出小凸台(或在主机底上加凹槽)方便取出电池。
7.电池与壳体后端的间隙为0.0MM,前端与壳体的间隙为0.15MM电池与壳体前端间隙0.15(外置电池)电池与壳体后端间隙0
8、电池接触片是否与Batt_connector对正
9、电池底留0.1深的标签位0.1深标签位方式)保证强度表面插入方式电池金手指电池壳体运动电池扣的参考设计:扣位搭肩部分≥0.50,电池扣与壳体上下的间隙总和是靠上部分的间隙是0.10毫米,电池扣的行程≥1.50毫米,以保证手感,,扣位根0毫米,扣位宽度≥7.00毫米,详细可参考V200扣位要长在这个位置(与后面的弹性臂处于同一高度位置)80.80.8EREAR卡电池的所有槽顶边必须有R0.3圆角(对应电池所有插入的卡受力R0.3圆角),避免受力集中断裂。
10、金手指沉入电池壳0.1,要求金手指采用表面插入方式(不允许采用从内往外装配)
11、内部超声,超声线最好不要做成一段一段的,跌落易开,(前部是最容易开的地方),最好做成一条,下面走斜顶.
13、垂直
电池扣的设计
14、内置电池的电池盖扣手位,与后壳避空0.8,避空面积>140,避空位半圆的半径>8
15、外置电池前端左右各一个5度斜面定位(0.05间隙)
16、BASE角必须有R倒R0.3的圆角
17、电池壳前端小扣位外面上端导个大斜角,与主机壳体间隙0.05,小扣位扣住至少0扣住后壳壳体至少0.35前端倒个大斜角接触壳体,电池金手指设计尽量宽(参考inazuma即三菱M800),壳体周圈倒角C0.1X45度,金手指凹入壳体0.1(NEC项目0.3)